鹿山
鼠鹿山(Bukit Pelandok)位于槟城·威利斯省中部之峇东埔附近。鼠鹿山东南西北都给稻田包围着,是一个很典型的农村。虽然地处于稻田区,其交通却很方便,其西北部靠近南北大道,南边则临近东西大道,南北大道与东西大道交接不远处,就是槟威大桥。从这个地理环境来看,此处的居民只要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,东南西北都可以任其遨游!
鼠鹿山占地大约6亩,30家民宅大约150位村民围绕着一座小山坡而居。此村成立于何时无从考察,根据一些年长着指出,他们搬进此村时从未见过鼠鹿出现,所以他们也不明白此村为何被称为鼠鹿山。几年前,刘俊宾送给我一本写于1857年的《马来亚手记》(Notes On The Malaya)。作者J.D.VAUGHAN在其中一章说:峇东埔是一个农业区,附近的一座山树木给砍光露出红泥,所以被
“以地取名”称为红泥山(Bukit Merah)俗称大山。作者接着说此处人民有一种活动,就是村民带着狗出动围捕鼠鹿,可是作者却没有说明围捕鼠鹿的地名,使得我们无从考证其确实地点。不过我们从作者的记录程序来看,作者先记录峇东埔,接下来是记录大山,再接下来记录的应该就是在大山附近的所见所闻。所以,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,当年人民围捕鼠鹿的地方,就是今天的鼠鹿山。可是为什么后来的鼠鹿山居民却看不到鼠鹿呢?这有两个可能性:一是随着附近森林开发完毕,鼠鹿失去了居住的地方而绝迹。二是人民长期地捕杀,使得鼠鹿灭迹。
我住在鼠鹿山的东边,背山向东,门前有一条小路,是此村的交通要道,其北连接峇东埔市镇,南边连接了大山。过了门前的小路是农业部研究所的稻田区,它为我国农民研究出很多良好的水稻品种,为提高水稻的产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我很享受住在这个地方,很多时候,我下班回到家后,都会到稻田区跑步。迎着环境优美、宁静与清新的空气跑步,一天的辛劳就会随着脚步一步一步地留在阡陌里。古人因住在环境优美的地方,而以地取名流芳后世。如今我也学习古人,以住处取名,希望可以沾上一点古人的雅气。
魏金顺 写于 庚寅年 子时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